来源: 本站原创 发布时间:2015-03-18
羊年上班第一个周末,一大早就被手机铃声给吵醒了。
“腾,今天有空不?来我养殖场走走吧。有些事情想跟你聊聊,听听你的看法。”电话那边是二表哥粗犷的声音。
二表哥这么早打电话,肯定是有重要的事。而且,自己也好久没和他拉家常了。我决定,带老婆孩子去他养殖场看看。
一见面,二表哥就拉着我去看他的蟳塘。我们边逛边聊,话题集中在他这养殖场该何去何从上:该不该继续经营下去,如果继续经营该养什么。
二表哥没念过多少书,但从小在海边长大的他对海产品养殖自有一套办法。前些年,他靠养蛏赚了钱,在城里买了幢小洋房,日子过得相当滋润。近几年,他随大流投资养蟳,又赚了一大笔。
“蟳在螃蟹中算高档的,是酒席的重头菜,也是人们年节送礼常选的东西。”二表哥说,“几年前,蟳的销路很好,养殖利润也高,很多养殖户扩大了养殖规模,都赚了不少。”
“难怪哥你越来越‘土豪’了!”我笑着问道,“这两年赚了不少吧?”
“前几年还好,这两年可不好做了。特别是中央八项规定出台后,蟳的销路就成问题了,虽然不断降价,但是销量一直上不去。”二表哥指着塘里的蟳,一脸无奈,“往年这时候我这塘里可是空的,你看,现在还剩下不少没卖出去呢。”
“八项规定都懂?”我开玩笑地说道,“不错嘛,我哥也关心国家大事了啊!”
“少来了,别小看你哥。”他话题一转,“前几年,销路都不用我发愁,逢年过节,商户们都是自己开车来拉,还有一些单位早早就来订货,现在……唉,都怪我自己判断错误。”
原来,他早就有改变养殖品种的想法了,却没行动。他说,2013年,蟳的销路和价位就开始“打折扣”,赚得不多。去年初,他和几个养蟳的朋友聚在一起商量,都觉得中央八项规定可能就是一阵风,“风”过了,那些公家单位还会来订货。而且,养蟳的利润实在诱人。于是,他抱着试试看的态度,扩大规模又养了一年蟳。让他没料到的是,去年比前年更加低迷。
“早点转产就好了,也不至于今年这么被动。不过,剩下的,零卖应该都能卖得出去,保本没问题。”二表哥拍拍我的肩膀说。
“是啊,你就别指望中央八项规定会是一阵风,我们纪委纠‘四风’可是抓长久动真格的,不是说作风建设永远在路上嘛。”我顺便问道,“你对中央八项规定有什么看法?”
“我一个粗人能有什么看法?不过,虽然这两年少赚了点钱,但作为老百姓我能真心感受到社会风气明显好了。”说到这,二表哥脸上愁容略展,“以前看着那些开公车下来买蟳的公家单位,我可是甜在嘴里、怨在心里啊!那些蟳都拿去干什么?你懂的……”
一句“你懂的”,让我感慨万千。看来二表哥不光是“土豪”,懂得还真不少。
说话间,已经到午饭时间了。饭桌上,我们一边品尝着蟳的美味,一边又聊起了养殖场的去路。
“我觉得你得改变经营理念,薄利多销才是出路。销路还得自己去找,多跟一些小酒楼和市场上的小商户联系,老百姓才是最大的消费群。”我说,“还有,我觉得养蟳的规模可以缩小,不如把塘分一半出来养蛏,这样风险会小些。”
“我估计,今年肯定会有一部分人转去投资养蛏,养蟳的会少点。销路也在跑,年前我已经跟一些小客户联系过了,以最优惠的价格提供,这两天应该就会有回复。”二表哥想了想说。
正说着,二表哥的手机响了。原来是一个市场的商户打来电话叫送货,说是现在蟳的市场价位不高,老百姓买得多了,要批发100斤。表哥高高兴兴地答应了。刚挂掉电话,手机又响了起来。
看着二表哥“有生意上门”的开心样,表嫂也露出了笑容,“这些‘家伙’把你表哥愁得都吃不下饭,现在倒好了,终于有出路了。”
最后,二表哥听取了我的意见,决定今年既养蟳,也养蛏。
“看来蟳也得走‘群众’路线了。可谓是旧时王‘蟹’堂前‘宴’,而今爬上百姓桌。”我那读大学的表侄儿一句话引起一片笑声。
(来源:中国纪检监察报 作者:福建省宁德市蕉城区纪委 林生腾 审核:李瑛 编辑:张心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