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 本站原创 发布时间:2016-04-26
桃源,位于湖南省西北部,沅水之滨。自宋乾德二年(964年)置县以来,积淀了厚重的历史文化底蕴,被誉为“人间仙境,世外桃源”。
陶渊明笔下的“桃花源”究竟在哪里已难以考证,但文中提到的“武陵”在今湖南常德境内,桃源最接近文中描述
桃花源素有“第三十五洞天”、“第四十六福地”之称,风景幽奥秀美,咸集文人骚客,千百年来,陶渊明、孟浩然、王昌龄、王维、李白、杜牧、刘禹锡、韩愈、陆游、苏轼等名流大家来此行吟留墨。每年三、四月桃花盛开的季节,游人络绎不绝。
秦人歌舞
秦人作坊演绎男耕女织,廊腰亭阁展露婉蜒透迄。而今,身着秦装的仙女在盛世乐土翩翩起舞,恍入陶公意境。
擂茶
擂茶,古称“三生汤”,配以大米、生姜、茶叶三种原料用山苍籽树木棒研磨成浆汁状,即“脚子”,用开水冲饮,具有解表、驱寒湿、健脾胃之功效,自东汉初年流传至今。
水府阁
水府阁,耸峙桃源山顶,阁分三层,上层祀玉皇,中层祀观音,下层祀杨泗将军,阁临沅水,江天辽阔,四周古木参天,绿荫笼罩,为消暑读书胜地,凭栏可观潇湘八景之“渔村夕照”。
夷望溪山水
夷望溪属沅水一级支流,两岸奇峰竞秀,碧水若带。
徐溶熙苏维埃政权旧址
薪火相传。第二次国内革命战争时期,中共湘西特委发动武装起义,在桃源建立湘西北第一个红色政权—徐溶熙苏维埃政权。
翦伯赞故居
我国著名马克思主义史学家翦伯赞出生于桃源县枫树维吾尔族回族自治乡。
板龙灯
元宵节前后乃至油菜花开时节,桃源乡间有舞板龙灯习俗,这一习俗起源于东晋,鼎盛于清朝,龙骨由一千零八块长条形板凳连缀而成,绵延数里,蔚为壮观。迎灯舞龙象征风调雨顺,太平廉明,这是桃源人共有的“梦”。(湖南省桃源县纪委 宋志飞 罗昌敏 陈振坤)
(来源:中央纪委监察部网站 审核:李瑛 编辑:张心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