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 本站原创 发布时间:2014-04-29
事成于气正,业兴于风清。2013年以来,靖宇县纪委监察局按照县委、县政府的决策部署,聚焦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斗争这个中心任务,明确职责定位,突出主业主责,转职能、转方式、转作风,扎实推进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工作,为靖宇经济持续健康较快发展和社会和谐稳定提供了坚强的纪律保障。
抓主业、打“老虎”,以雷霆气势严惩腐败
坚持“老虎”“苍蝇”一起打,案件查办力度不断加大。县委旗帜鲜明地支持纪检监察机关查办案件,为查办案件提供了坚强保障。县纪委不断加强信访举报工作,进一步发挥“民意箱”作用,对案件线索实行统一管理、集体排查、分类处置。严格办案程序,落实了信访、初核、立案、审理等各项制度,强化案件监督管理。建设了两个标准化谈话室和一个监控室,增设暗访机、监控等现代化设备,提高了查办案件的安全性和科技性。2013年,全县纪检监察机关共受理群众各类信访举报164件(次),立案155件,其中要案16件、大案101件、一般案件38件。给予党纪处分96人、政纪处分38人、双重处分14人。查办案件数量和质量再创新高。
出重拳、纠“四风”,以千钧重力狠刹歪风
机关工作人员上班斗地主、看股市、闲聊天,或唱起“空城计”等“慵懒散”现象,老百姓深恶痛绝。如今,在靖宇县的党政机关里,很难找到这些现象。
县纪委注重监督检查,持续正风肃纪。中央八项规定出台以来,靖宇县纪检监察机关按照执好纪、问好责、把好关的要求,认真落实“规矩约束机制”,党员干部作风明显改进。县委认真贯彻落实中央八项规定和省、市具体规定,制定下发了《关于在全县实行“规矩约束”机制方案》,作出了“三个严守”和 “五个严禁”的具体规定,县委常委坚持从自身做起,以上带下,发挥表率作用,形成了良好导向。全县纪检监察机关把落实“规矩约束机制”作为全年工作的重中之重,持续开展监督检查,尤其抓住元旦春节、中秋国庆等重要时间节点,对“八项纪律”执行情况开展了50余次明察暗访,狠抓公车私用、借机敛财、工作日中午饮酒等顶风违纪行为,分3批通报曝光了27个典型问题,诫勉谈话23人(次),给予党政纪处分32人,明确释放了执纪必严的强烈信号,起到了强有力的震慑作用。
改方式、明重点,以监督检查找虎寻蝇
按照中央纪委转职能、转方式、转作风要求,靖宇县纪委迅速转换角色,集中精力抓主业,认真履行执纪监督问责的职责。围绕推动县委、县政府重大决策部署落实,开展了国土系统、环保系统依法行政情况执法监察和泥草房、危房改造工程落实情况的专项执法监察,纠正违规问题19件,立案20件。建立了政府性投资项目和财政专项资金电子监管平台,录入了16个项目,终端与省平台进行了连接,进行实时监管。坚决纠正损害群众利益的不正之风,开展专项治理,加大监督问责力度。重点对保障性住房、公益性岗位人员招聘、教育收费和强农惠农政策落实情况开展了专项治理,立案5件,部门和行业作风有了明显转变。围绕民营经济发展,集中开展软环境整治“攻坚战”。 对职能部门乱收费、乱检查、乱罚款进行了集中清理,全县执法、收费、检查等工作也得以规范。对行政审批“两集中、两到位”进行了集中整治,督促推动部门新进大厅4个,调整行政审批项目22个,大厅建设日趋规范。扎实开展“三大一重”活动。全年共走访企业629户,个体工商户5421户,反映问题192件,整改问题175件,企业和群众满意度有了新提升。
正源头、强监督,以制度铁笼关住权力
在县委、县政府的重视下,“权力入笼”工程取得了扎实成效。组织动员重力度。县委、政府把“权力入笼”工程作为“一把手”工程。在“权力入笼”工程动员部署和阶段性工作推进会议上,都以县委、县政府的名义召开,县委书记亲自讲话安排部署,提出明确的工作要求。为确保工程质量,强化监督指导力度,分别组建了1个综合协调组、3个工作指导组和县委、县政府三个推进落实组,强力推进。实施过程重深度。编辑制作了《工作手册》、《专用日誌》和《百题问答手册》,分发到首批29个“权力入笼”工程参加部门,对推进工程扎实深入开展发挥了重要作用。监督检查重强度。把监督检查贯穿始终,每一个阶段开始和工作结束后,四个工作组和三个推进组都深入到各自所包保的部门进行面对面指导和督导,及时提出工作中出现的各类问题,确保了工程质量和效果,把权力真正关进制度的“笼子”里。29个重点部门共清理权力916项,确定核心权力227项,关键节点412个,形成了我县“权力入笼”工程的基本框架,建立了一套有效管用的制度体系。
靖宇县纪委宣教室
李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