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化政治巡视 实现全面覆盖之三——聚焦政治生活

来源: 本站原创     发布时间:2017-03-21

政党就要讲政治,执政党更要旗帜鲜明讲政治。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治国理政方略,体现了党的理想信念宗旨,贯穿着党的路线方针政策;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从来都是既讲政治,又讲业务,核心都是坚持党的领导这个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最本质的特征。对于党的领导干部特别是高级干部来说,所有业务都是政治。

 

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就是我们的奋斗目标,能否兑现这个承诺关乎民心向背,是最大的政治。从实现党的历史使命出发,党中央制定政治路线和大政方针,引领党和国家事业向前发展。深化政治巡视,要用“四个意识”去衡量,提高政治站位和政治觉悟,把政治和业务有机统一起来,检查中央决策部署是否落到实处,坚决维护党中央权威。中央部委党组和地方党委,都承担着治国理政的重大责任,虽然“业务”各有不同,但都是党领导下的具体工作,与实现两个百年奋斗目标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紧密相连,都必须以党的路线方针政策为指引,靠加强领导班子和队伍建设作保障,发挥好领导核心作用。党员领导干部,无论从事哪一项工作、分管哪一个领域,都是受党指派、为党工作,干的都是党的事业,都要讲政治顾大局。要深刻认识政治和业务、思想和行动的关系,以人民高兴不高兴、满意不满意、答应不答应为标准,善于从政治上谋划、部署、推动工作,真正把讲政治的要求落实到党和国家各项工作中去,厚植党执政的政治基础。

  

党的十八届六中全会把严肃党内政治生活作为全面从严治党的治本之策,抓住了执政党建设的根本,体现了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对管党治党规律认识的深化。政治巡视必须从严肃党内政治生活出发,维护好政治生态,推动全面从严治党向纵深发展。

  

党的十八大以来,巡视工作在坚持中深化、在深化中坚持。从聚焦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斗争,突出“四个着力”,发现问题、形成震慑;坚持纪严于法、纪在法前,聚焦政治纪律和政治规矩,发挥震慑遏制作用;随着党中央把全面从严治党纳入“四个全面”战略布局,政治巡视再次深化,紧紧围绕党的领导、聚焦全面从严治党;再到贯彻六中全会精神,聚焦党内政治生活、净化政治生态,巡视定位越来越精准,任务越来越具体,利剑作用越来越强。巡视是政治体检。中央巡视发现的所有问题,归其根源就在于党内政治生活不严肃、不健康。有的嘴上讲“四个意识”、维护党中央权威,实际另搞一套,导致中央的决策部署落不到实处;有的无视政治纪律和政治规矩,拉山头、小圈子、搞码头文化;有的弄虚作假、欺上瞒下,事前不请示,事后不报告,向中央打埋伏。巡视要随着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与时俱进,不断跟上中央的要求,以新形势下党内政治生活准则和党内监督条例为尺子,梳理归纳总结所发现的问题,树立鲜明政治导向,确保党的路线方针政策贯彻落实。

  

维护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集中统一领导,是加强和规范党内政治生活的重要目的,也是完成新时代新使命的根本保证。“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四个全面”战略布局,是党中央在中华民族走向伟大复兴关键时期作出的重大战略部署,贯彻得好不好、落实到不到位,关乎党和国家前途命运,关乎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深化政治巡视,必须紧紧围绕“五位一体”、“四个全面”和新发展理念,检查被巡视单位党组织,贯彻落实中有没有形式主义、变味走样甚至各自为政等问题,善不善于通过深化改革、依法治国解决推进“五位一体”建设中遇到的难题,是否把政治纪律和政治规矩摆在首位,同削弱党的领导、违背党的路线方针政策的言行做坚决斗争。要把政治偏差找准,推动被巡视党组织提高政治站位和政治觉悟,心中想着党中央的政治、党中央的大局,从言到行都真正体现“四个意识”,坚决维护党中央权威。

  

严肃党内政治生活,维护良好政治生态,关键在党员领导干部这个“关键少数”。地方和部门的工作都是对党中央决策部署的具体落实,党委(党组)主要领导承担着密切联系实际、真抓实干的政治责任。巡视要善于从政治上看问题,对照党章和政治生活准则12个方面要求,深入了解领导干部履行从严治党责任、执行党的纪律、落实中央八项规定精神、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工作以及选人用人等方面情况。要运用好廉洁自律准则、党内监督条例、党纪处分条例、巡视条例和干部选拔任用条例、干部“能上能下”、防止“带病提拔”等制度利器,把制度蕴含的力量释放出来,督促“关键少数”把党中央赋予的责任落实到具体工作中。

 

(来源:中央纪委监察部网站 审核:李瑛 编辑:任强)

责任编辑:靖宇县纪委监委网站